近日,走进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仙女山一小的课后服务活动,汉川善书省级传承人熊乃国正指导学生们练习新编劝孝类善书案传《打碗记》。3个孩子分饰不同角色,一板一眼、字正腔圆,把古老的善书艺术演绎出了别样风采。
课后服务,事关民生。孝感市坚持探索课后服务新路径,打造时段贯通、课程多彩、评价多元的课后服务体系,为学生的课后生活增添了亮丽色彩。
特色化:课后服务课程与乡土文化融合
(资料图片)
“革命烈士的事迹,告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前不久,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小学学生通过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参观了当地革命教育基地中原突围纪念馆。这是宣化店镇中心小学充分利用大悟县丰富红色资源,以多样活动丰富学校课后服务内涵的举措之一。
近年来,孝感市以当地孝文化、红色文化,以及云梦皮影、三节龙·跳鼓、汉川善书等非遗文化为依托,指导全市中小学将课后服务课程特色化、校本化,不断丰富课外服务内容和形式。
在孝感市实验小学,“金剪子”社团学生每天下午到工作室用电脑制作剪纸图案,再以传统的剪纸工艺进行创作,开拓性地传承雕花剪纸。“‘武松打虎’这场皮影戏太精彩了,我们都想学习皮影。”在云梦县黄香小学,学生看完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承人秦礼刚在校园表演的皮影戏后,争先恐后地要报名学皮影戏。
为弥补校内专业教师、资源设备的不足,孝感市各中小学还积极对接校内外机构,主动聘任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校内课后服务,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促进课后服务课程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
全覆盖:课后服务时段与家长需求融合
到了周末,孝感市玉泉小学的操场上依然热闹非凡。足球队、篮球社、乒乓球队的学生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习球技,在操场上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乐趣。
在做到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5+2”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孝感市多所学校积极探索开展午间托管、周末托管和寒暑假托管,满足了部分家长接送孩子和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化发展的双重需求。
孝感市航天小学原属于三江航天集团子弟学校,学生父母为国家航天事业忙碌,寒暑假期间无暇顾及孩子。学校及时启动暑期托管,解决假期家长的后顾之忧。除了日常作业辅导,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发展兴趣爱好。
据调查,孝感市应开展课后服务的468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基本实现课后服务全时段、全学段、全覆盖。全市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近38.3万人、教师近2.4万人,参与率分别达到99.11%、96.79%,家长满意度达到96.39%。
多维度:课后服务评价与“五育”并举融合
前不久,在孝感市晒书台小学二年级(3)班的教室里,学生们进行诗歌朗诵比赛,精彩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这是学校课后诗词社团在进行汇报表演,教师则根据每名学生的表现为他们评定等级。
为对各类兴趣社团活动的效率进行评估,孝感市教育局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将知识点融入游戏和活动场景之中,通过学生听、说、想、讲、演等方式呈现结果,再将结果转化为等级。同时,在对学校课后服务进行评价时,孝感市坚持“五育”并举,着重考查课后服务各类课程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孝感市玉泉小学构建“孝正”德育体系,在此基础上实行“五彩美玉”班级评价和“孝德少年”学生评价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价。孝感市体育路学校每学期末举行“课后服务周末多彩课程”家长评价会,聆听家长提出的宝贵建议并不断反思改进课后服务工作……
落实“双减”以来,孝感市不断完善机制,改进薄弱环节,着力为全市中小学生烙上“孝文化”的特色印记,努力探索“减负提质+个性化发展”的育人新模式,办好人民满意和适合孝感特色发展需要的基础教育。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5日第4版版名:新闻·综合
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特约通讯员 江舟 杨琛 李文涛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