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负责人于扬(右)指导学生实验。资料图片
南京大学教授、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王欣然(左)指导学生分析数据。资料图片
编者按:一段时间以来,不少高校相继发布清理学校“僵尸”科研机构的通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表面上看,这样的举措主要是为了保证校级科研机构的正常运转,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从实质上看,“僵尸”机构的形成除管理不善等原因外,更多与学校科研组织架构缺乏顶层设计导致的无序有关。
(相关资料图)
科研机构是高校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科研成果产出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力量。清理校级“僵尸”科研机构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高校如何在“有组织科研”的大背景下,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架构合理的科研管理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本期开始,科技版分上、中、下三篇推出“‘有组织科研’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创新”专题,本文为上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高校既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的突破地,又是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和创新要素的策源地。要实现上述功能,依托的则是高校自身的科研力量,尤其是高校的众多科研机构。
作为高校科研的主阵地,高校科研机构集中了主要的科研人才和科技创新资源,在众多领域围绕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自筹建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作为校区内涵建设的龙头、枢纽,下大力气在校区所属科研机构的设置与管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以资源配置为牵引、目标结果为导向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高校主要依托院系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学科不断分化细化,交叉学科逐渐涌现,学科与地方、产业之间的结合日益紧密,高校科研机构的种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以南大苏州校区为例,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企业和学校等多渠道的投资建设下,校区成立了多种类型的科研机构。
国家级政府批建科研机构。由政府部门依托高校成立的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集聚了顶尖的人才和资源条件,已经成为推动解决国家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攻关的重要科研平台。南大苏州校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以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学校原有学科领域的优势,重点在苏州延伸建设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拓展研究方向,积极筹建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学校自主批建的科研机构。由于国家级科研机构的申请门槛高,一些新兴交叉领域和潜力领域较难在这类科研机构中得到培育。南大苏州校区以国际科技前沿和地方优势产业为导向,同时考虑学校“新工科”建设需求,重点打造了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化生医药与健康工程、地球系统与未来环境、数字经济与管理科学等五大学科群,并成立了若干个实体研究中心。除校区所设学院以外,这些科研机构将成为南大苏州校区独立的科研力量和国家级科研机构的有益补充。
校地/校企联合共建科研机构。当前,高科技产品与技术已经成为地方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为推动从基础研究到科学技术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南大苏州校区积极与地方政府及企业合作,在充分结合学校原有的教育、科研、人才优势以及地方的产业、政策、空间优势基础上,与地方/企业联合成立了包括省级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省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室和校企联合实验室等若干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将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地方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有利于实现高校科研与经济市场的双向联通。
坚持强化实体、虚实结合、内外融合建设思路
建设好学校的科研机构,需要从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南大苏州校区在建设前期就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评估各类科研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强化实体、虚实结合、内外融合”的建设思路。
强化实体科研机构建设。南大苏州校区聚焦国家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中心等实体科研机构的建设:一是在经费上加强投入,为实体科研机构的运转提供必要支持,同时支持并提倡实体科研机构在校外争取额外的科研经费。二是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引进一定数量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以优化科研团队结构,提高研究水平。同时,在引进人才的研究方向上,尽量注意避免与学院现有方向重叠,做到交叉互补。三是在场地上尽量协调安排,提供实体科研机构必需的实验室场所及会议室。这类实体科研机构可以最大限度获得国家和学校的科研资源支持,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有利于基础研究产出和科研成果转化。
虚实结合,同步建设实体和非实体科研机构。在强化实体科研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南大苏州校区同步推进非实体科研机构的建设,且予以一定的经费,为其运转提供必要的支持。这类研究机构可以对学校现有科研人力资源进行挖掘和重组,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科研人员的力量及作用,成为实体科研机构的补充。同时,它也可以汇聚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的人才团队,来凝练、调整和完善研究方向,逐步优化学科结构,形成交叉学科。注重非实体科研机构的发展,同步建设实体和非实体科研机构,对于学校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强科研机构的校内外融合建设。南大苏州校区致力于科研机构的校内外融合建设,构建新型科研机构,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融合发展。一是在投资主体上,采用多主体共建模式。新型科研机构由南大苏州校区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建设,能够有效汇聚多方资源,解决科研经费短缺问题。二是在研发主体上,打破体制壁垒。在校内汇聚不同院系的科研人才力量,在校外联合各投资主体的科研人才,同时对外引进专职科研人员,形成一种跨学科、跨主体、跨区域的科研格局。三是在管理模式上,具有去行政化的特点。对外招聘专职管理人员,采用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较为灵活。四是在研发模式上,打破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之间的屏障,采用融合基础研究、科学技术和产业应用的交互模式,实现科研与经济融合发展。
科研产研融通,贯通创新链与产业链
当前,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尤其是颠覆性技术的出现,都需要包含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在内的深度学科交叉融合和多团队通力协作。南大苏州校区坚持“问题导向”原则,积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组建了跨门类、跨学科专业的五大学科群,并在相关领域方向成立了各类科研机构,力求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凝练出若干重点突破研究方向,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传统科研组织囿于学科壁垒,很容易造成重复购置仪器设备的弊端,既严重浪费了资源,又无法创造活跃、交叉、融合的学术氛围,影响了学科交叉研究的生长。为突破学科壁垒、课题组壁垒,南大苏州校区着手整合已有全部学术资源,组建学术总院。由学术总院协同、调配,打造一个高水平、高集约、高共享的世界一流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是这项组织创新中的核心举措。
由于学科群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汇聚了若干个不同学科,各个学科的定位和贡献必然有所差别,各类科研机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可避免。因此,学术总院这一崭新的科研组织架构与方式的出现就变得顺理成章。如果简单类比的话,学术总院不仅履行了学校现有科技处、社科处、先进技术研究院、现代分析中心、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多个行政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而且还能在这些职能基础上创设和集成出一系列交叉管理职能。
目前,南大苏州校区已与地方联合建立了多个校地/校企科研机构,为学校与地方互利共赢的实现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为进一步提高与地方的对接效率,加快科技成果到产业的转化速度,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及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目标,南大苏州校区还单独设置了跨科研机构、跨校企的联合攻关组织——产研总院。
产研总院融合了学校现有的双创办、政产学研平台党工委、国内合作办公室等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一方面,负责推动建设在苏州的校地/校企科研机构,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为校区各科研机构和研究团队对接校外资源,搭建高校技术成果到地方产业之间的桥梁,实现科研成果到产业支撑引领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学术总院牵引基础研究和创造技术,共享平台促进学科交叉和发展交叉学科,产研总院融通创造技术和成果转化。从表面来看,学术总院和产研总院各司其职,两者的管理职责和对象不尽相同。一个以国家战略和关键科学问题为导向,着力推动南大苏州校区从基础研究到关键技术的创新链;另一个则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推进南大苏州校区从关键技术到成果转化的产业链。但事实上,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初衷就是要使得二者变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须臾不可分离。唯有学科基础研究的原创性突破需求与地方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共荣共生,才能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壁垒,以二者的贯通融合促进学术成果高质量转化。因此,唯有学术总院与产研总院在校内外紧密对接、通力协作,南大才能实现与地方经济主战场双向奔赴,才能完成校地合作“强强联合、需需结合”的共同愿景。这不仅是跨越科研与产业之间鸿沟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必要之举。
(作者系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综合办主任)
作者:陈进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13日第6版版名:高教周刊·科技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