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上学时的一次家长会,“班花”的母亲穿着破旧的工装进入教室时,许多同学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盯着看。
那刻大家的心声可能是:想不到平时看着这么漂亮的同学,家里原来这么贫苦。其实除了平常跟她明显关系不好的学生,其他人大多没恶意。
【资料图】
但不得不说,经过这件事之后,这位女生比以往更自卑了。那个跟她有过节的同学,也有意无意地人前人后嘲讽她。但中国孩子最痛苦无奈的地方在于:再难过也不能讲家长的错。
陪同新生报到的家长,为何建议你穿好点
这件事令笔者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因为我这人或许天生比较容易共情。同时,类似的现象,其实经常发生在身边,或者我们自己的身上。
就像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特困生好不容易喝到父亲买的酸奶。可听到家长说“我自己都舍不得喝”,立刻就咽不下去。殊不知班里其他学生每天都能喝到。
“可怜天下父母心”经常被强调,所以他无法去指责家长。可是连一杯酸奶,都需要听家长强调“养你不容易”,也属实让娃很难快乐地品尝。
在我们的文化里,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家长养育了后代,不管他们怎样做,都不能有半点质疑;否则就是“不懂事”。
这样的逻辑,也导致了许多家长开始过于“自满”;所以很少思考自身的不足,也很难有“跟随后代共同成长”的意识。比如开学季,或者开家长会时,不是谁都能考虑学生的感受。
眼下正值大一新生去高校报到的时节,为什么建议陪同的家长穿好点呢?想必一定有人会说:都怪你们这些媒体,总讲父母的坏话,就是你们造成学生攀比的。
不过,相信很多过来人,包括读大学或者身在职场的朋友,很大概率会认同笔者的建议。中国有句老话:人靠衣装马靠鞍。
新生报到,是同学们相互留下第一印象的时刻。很多人毕业后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而学生和家长的形象,往往也影响着辅导员和室友、其他同学,对一个的先决印象和态度。
理论上,没有人会光明正大地搞歧视。但现实中呢,我们想一想,连含有血缘关系的亲戚,都可能因为你的家境,选择恭敬的程度。别人更不用说了。
这里“穿得好”,不是说必须买很贵的名牌衣服。而是尽量在经济允许的范围内,穿得体面点、干净点,最好是款式简单但一看又比较有质感的。没有刻意打扮,但重视仪表。
这叫“周到”而不是“虚荣”,许多家长混淆了
或许是曾经有一段极其缺乏物质的时光,导致了无论家庭教育,还是整体的引导,都告诫人们“不能在意外表”。以至于哪怕明明稍微花点时间、不需多少成本可以做到的体面。
但很多家长自己不愿去做,甚至不许学生去做。如果新生报到和家长会上,学生因父母不修边幅的形象被同学“另眼相看”,有些家长还很难体谅他们的苦恼。
比这火上浇油的是,这类家长还可能拿出2个理由:一是,不该比较父母,这是嫌弃和虚荣;二是,别人看不起你的家境,你更要努力学习,用成绩征服他们。
首先,希望家长在这种场合穿着得体些,这是非常正常的需求,怎么能是嫌弃呢?打扮得体,这是家长考虑周到的表现,跟学生是否虚荣无关。
其次,什么事情都能用“学习成绩”解决,是很天真的想法。或许家长也懂,只是不愿承认。在自己改变,和要求学生改变(忍受)之间,选择了后者。
新生和家长如何穿衣是“得体”呢
新生报到的场合,通常首日会比较繁忙,需要拿行李、办手续。无论大学生还是陪同的家长,不宜有太多或者贵重的首饰。
衣服也适合穿便于活动的类型。比如半袖、裤子、运动鞋。宿舍安顿下来后,有些家长会在附近留宿,次日再陪同学生在校园和周边逛逛。可以穿更美观和更精致的。
现在的新生都比较崇尚个性,家长也有很年轻的。但报到期间,不建议打扮得过于显眼。比如穿华丽的洛丽塔风格,或者家长化比较浓的妆容。
辅导员和同学眼里,符合学生、家长形象,同时又稍微有点生活品质,那样的家庭往往最受人欢迎。总之,打扮得体是一种日常的礼貌,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