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背书。七八月份的背诵应该集中在学科的知识点中,尤其是各类基础知识的记忆。例如传播学当中的效果研究、媒介研究、学派内容;新闻学中的基本定义与新闻规范(具体可以参考之前秃头所做过的传播学与新闻学知识点一句话背诵指南:|)先将这部分内容作为七八月背诵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整理新传考研近年来的热门考点(网络传播可以与热门考点合并,也可以单独摘录彭兰教授的《网络传播概论》中相关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中,其他可以略过|重点内容也可直接参考秃头所的网络传播划重点|)。这些单独整理的「热门考点与前沿考点」可以留到10月开始集中背诵。像传播学、新闻学这样的学科都要反复背诵很多遍才能足够熟悉。
◼️ 关于传播学知识背诵。在传播学的知识点里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梳理清楚传播类型(从人内传播到大众传播)、内容研究、效果研究、学派这些内容,先把最常考察的积累下来、加强背诵,其他内容可以摘录重点,例如控制研究中的把关人理论、媒介研究中的媒介组织规范等等。这样就能做到有主有次地进行学习,千万不要从头背到尾一字不落。这样反而是事倍功半,还容易出现「反馈效果不好」带来的心态波动。
(资料图)
◼️ 关于背诵时间建议。每天1-2小时,着重把焦点放在学习、理解、整理知识上。因为背诵意味着要有成型的、整理好的内容。因此先从基础学科知识开始,再过渡到前沿热门考点。例如现在背诵新闻专业主义、新闻客观性的概念和内涵,接下来九月、十月随着热门考点和网络传播学的整理,就可以背诵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新闻客观性的发展等等;现在背诵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基础知识,接下来背诵学科中的热门考点,例如数字鸿沟、媒介事件、媒体融合、新闻舆论工作、新型主流媒体等。十月之后的背诵时间就会大大增加,因为内容都整理清楚了,可以集中背诵。
◼️ 关于背诵方法。可以参考之前花花写的这篇推文:A4背书法()
◼️ 关于专题笔记。如果不想自己整理、节省时间,也可以参考秃头所的2024新传考研热点专题笔记呀「」
◼️ 本篇推文的使用方法。前半部分是关于《传播学教程》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内容,老婆们可以按照提示部分进行整理。后半部分是我整理好的知识点,从传播类型到传播效果、传播学派。也附上了PDF版本,可以回复「TTS传播学背诵清单」获得。
08/16/Wed.
TTS/一份实用的
传播学知识清单
@TuTouSuo™️
以下,为了方便大家迅速对传播学知识内容进行复习,我将传播学常考的、必须要熟记的基础知识内容罗列为表格,无论是作为手机屏保,或者是打印成长图压在枕头底下实行一点物理记忆也罢,这份清单注定要成为接下来的时间里与你朝夕相处的一份资料。
请妥善保管,在大脑中清晰记忆。
可随时翻阅、传播。
传播学基础知识背诵手册
️ / TuTouSuo / 关注重点内容
◻️ 重点:人际传播【具体概念、特点、作用与功能】
1.概念和具体内容: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与人内传播的以个人为核心的内部信息传播活动不同,人际传播是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精神内容交换,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也是相互间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其中,人际传播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其用以交流的符号媒介。
2.特点:(1)人际传播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2)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3)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4)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的传播。
3.作用和功能:(1)获得信息;(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完成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 押题: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才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分析传播模式】
1.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人际传播的多媒体基础
语言符号分为声音符号和书写符号。通过语言传播,人与人之间得以进行最基本的或面对面或依赖于其他传播媒介的同步、异步人际传播。在使用语言时,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语调、声音大小等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也是所谓的非语言符号,还包括图像、手势、表情、姿态、气味等,均会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传播双方进行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中介。
2.传播情境的建构:人际传播的重要组成
在人际传播中,除了对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重视,其本身的“多媒体传播”属性同时表现在利用各种传播符号所构建的用以理解交流双方实际的传播信息和自我表达曝露的互动情境——在多种媒体和渠道的配合下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构建了人际传播中丰富的信息表意。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相互作用,正是将传受双方置于理解传播意图和符号意义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传播情境之中。
3.媒介的人性化趋势:多媒体传播的重要例证
近几年,线上即时通讯工具正在不断进行交流革新。以微信为例,包括音视频通话、允许多重表情包使用以及今年新增的触碰头像“拍一拍”功能。网易云音乐推出对评论区用户的“抱一抱”,从社交功能上回应微信的“拍一拍”举措。由此可见,媒体平台对多媒体传播的追求正是在人性化发展趋势中,对人际传播的多媒体属性作出的深刻洞察。也正是如此,恰好给出了对题干中的“为什么人际传播是真正的多媒体传播”的业界答案。
*前两点都是通过演绎的方式,一步步地推演出结论,最后一点则是以业界现象和情况作出的归纳总结。
◻️ 押题:线上人际传播与线下人际传播异同【网络环境中人际传播的特点/联系网络时代的社交传播】
1.非人格化趋势:人际传播主体的颠覆
传统的人际传播关系大多建立在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传递过程中,在此期间,交流双方所拥有的传播主体性是较为明显的。但在互联网的扁平化、分布式的传播节点网络中,人际交往不再特指人与人相互间的传播,而是转化为节点与节点的信号传输。在社交网络中,节点可以是某一组织建立起的非人格化传播符号——例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
2.未知的陌生人:人际传播对象的不确定性
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匿名性。网络空间的虚拟属性允许个人创造出与现实世界全然不同的角色特征,打破传统交往所依托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真实信息是数字化生存的重要表征。随意设置和精心策划让网络中人际传播的对象相比于传统交往而言充斥了强烈的不确定性。
3.社交方式的重塑:人际传播中印象整饰的演化
互联网时代的人际传播由于媒介技术的尚未能完全复制现实的传播环境,无法还原现实情景中的管理要素,但个体仍可以通过对虚拟身份的调整进行印象整饰,例如设置相应的网名、头像、所使用的聊天文字和符号,塑造出其想要呈现在传播对象面前的形象特征。
4.情境构建的差异:人际传播社交线索的改变
人际传播中的社会语境构建主要基于语言符号或是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和其他身体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在互联网的人际传播过程中,以文字和语音对话为主的传播方式以单一符号为主,这类贫媒体(Lean Media)容易造成传播情境的缺失,引发传播中的误读情况。但与此同时,网络交流允许以表情符号、表情包等对人际传播的情境空间进行补充和辅助,例如emoji符号、微信表情包等。
5.数字存储的对话:人际传播的恒久价值
就像是苏格拉底的诸多对话无法传承一样,存在于面对面交流的人际传播由于较多地利用语言符号,所以容易陷入转瞬即逝和难以保存的困境中。相反,数字化存储的网络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支持人际传播的对话内容得以保存。传播双方所生产的语音、文字、图片或其他相关信息内容,均能够被存储,以达到随时翻看、查找和回忆的作用。
6.节点的信息流动
人际传播中异步交流的传递速度:移动互联网即发即达的传播速率恰恰是大幅度地缩短了异步交流的时间损耗,提高了异步交流的效率,甚至能够促使其达到远距离的同步交流。但是,与面对面交流相异的是,网络即时通讯也容易因为某一方的故意延时而转为异步交流。
7.多角色对话:人际传播的流动性
以往的人际传播大多囿于口语传播的范围、个人的传播精力以及传播圈层的有限性,仅局限于较小的传播范围内。对比之下,网络时代的人际传播可以利用网络媒介所拼凑的具有较强连接性公共交流空间,迅速地进行信息交换和传播。
8.线索滤除的困境:人际传播中的交流暴力
线索滤除是指在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社会中,由于缺乏现实社会的规则和社会责任感的约束以及发言内容较少影响其现实生活,且因打破规则而需要付出的代价较低,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往往更容易产生辱骂、厌恶和关系断裂的情况,从而导致网络暴力的现象频发。
◻️ 重点:群体传播【具体概念与押题考点】
1.具体概念:群体传播是将个体的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是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相互组合、协调、互动而成的,具有共享式的群体意识、群体情感与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等特点的人类基础传播模式之一;
2.群体传播的特点:(1)群体目标的共同性;(2)具有群体意识性;(3)能够满足群体成员获得信息线索和社会归属感、身份认同感的需求,帮助其实现自我目标;
◻️ 概念延伸:群体传播与群体规范、群体感染、群体模仿、集合行为【基础概念解析】
*背书的时候一定要多进行联想,把相关的概念内容结合在一起思考,才能够始终保证自己是有学科脉络的。
1.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在群体内容所形成的对群体成员进行约束的重要标准,一方面能够聚集群体,另一方面能够更有效地作出决定和行动;
2.群体感染:群体感染是指在特殊时期,群体内部相互间情绪蔓延、极化,导致意见、行为不断趋同的过程;
3.群体模仿:为保证留在群体内部或获得群体安全感而相互之间模仿他人的意见或行为;
4.集合行为:集合行为是一种非常态的群体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 押题:网络暴力行为与群氓【群体抗争运动】
1.概念:网络暴力是指在互联网的公共讨论空间中,通过群体化的聚合,对某一实际对象进行辱骂、声讨,甚至引发线下行为的一种过度话语表达形式;
2.表现:(一)言语暴力和行为暴力倾向;(二)容易引发线上与线下联动;(三)逐渐发展为暗藏价值目的;(四)组织化暴力情况愈发明显;
3.特点:(一)以无实质性身体伤害的语言表达为主;(二)用词激烈,有人身攻击性和情绪性化;(三)大部分属于网络社会中的群体行为;(四)观点“站队”明显,时常发生反转;
4.原因:(一)网络媒介的底层逻辑诱因;(二)网络空间治理手段不完善;(三)公众舆论监督的过度表达;(四)经济利益导向下的极端化;(五)沉默的螺旋和群体极化性;
5.影响:(一)网络空间公共讨论混乱化;(二)公共讨论的非理性极端化;(三)网络空间治理难度困难化;(四)造成网暴对象的身心伤害;
6.解决对策:(一)加强完善网络空间治理规范;(二)做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三)平台方承担相应言论规范责任;(四)融入更多自然语言识别等技术手段。
◻️ 重点:大众传播【具体概念与押题考点】
1.具体的概念: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适合以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的特点: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进行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单向性很强的传播行为;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的经济功能和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正负功能说【3412】。
◻️ 概念延伸:拟态环境、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大众社会理论、把关人【基础概念解析】
1.拟态环境:该理论认为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并不是对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的过程;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由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他认为大众媒介所提示的信息环境会使得人们根据其采取相应的环境适应行动,由此导致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的相互重叠和难以区分;
3.大众社会理论:在以精英主义视角思考社会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上,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公众成为了脱离既有礼俗生活和秩序的个体化的原子,极易受到外在力量的影响、操控和摆布,尤其是大众媒体;
4.把关人:由怀特将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引入新闻生产研究后诞生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新闻生产的过程并非是有闻必录或完全客观反映的,而是依据传播者的个人经验、身份定位等作出价值判断。
◻️ 押题: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关系【社交媒体时代】
1.人际传播逐渐与大众传播融合:扁平化、节点式的传播结构正逐渐使人际传播成为当前媒介生态中的主流模式,由个体节点聚集大量关注连接的情况促使社交媒体中出现粉丝数过亿级的用户,其虽然在进行形式意义上的社会人际交往,却已然具有大众传播的广泛影响力的特征;
2.大众传播的泛众化与非制度化:也正因为如此,大众传播的特点也逐渐向人际传播靠拢,非制度化、非专业性的传播形式越发受到关注,单向线性传递也逐渐转向双向沟通;
3.人际传播催生出新型大众传播:除此之外,人际传播也可以通过大规模的信息连接创造出病毒式的传播网络,促使信息即使不是在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传播主体中发出,也能够引发与大众传播同样的效果。
◻️ 重点:伊里调查【具体内容与研究成果】
1.概念和具体情况:伊里(县)调查是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于194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所做的总统竞选研究,目的是探究大众传播在总统大选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大众传播的效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突出,并发现了在人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舆论领袖”。在由本次研究结论所撰写的报告《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政治既有倾向”、“选择性接触心理”等一系列概念。这是对魔弹论等大众传播强大效果论的反扑,开启了有限效果论的传播时代。
2.研究成果:
(1)IPP指数和政治既有倾向:政治既有倾向指人们在接触政治宣传或大众传播之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后来的研究发现,既有倾向并不只存在于政治领域,而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影响。既有倾向说明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其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
(2)选择性接触: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内容不是不加选择而全盘接受的,而是倾向于选择与其既有立场和态度相一致或相似的信息进行接触,而对与之矛盾或相反的信息采取回避的态度,以减少自身的认知失调状况;
(3)两级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介环节,即表现为“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的传播过程。
3.押题考法:基础理论类的内容一定要多加记忆,各个概念都需要进行总结,在名词解释、简答题中有单独出题的送分可能;同时也要防止出现联合传播效果理论、发展过程进行考察;以及作为基础知识与复杂题目的结合。
◻️ 重点:迪凯特研究【具体内容与研究成果】
1.概念和具体情况:1945年,卡茨与拉扎斯菲尔德继续探究在伊里调查中发现处于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群体传播里,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的情况——“观点经常从广播和印刷媒体流向意见领袖,然后再从他们流向不太活跃的人群”,并将研究结果写成《个人的影响:大众传播流动中人民的作用》一书出版。
2.研究成果:
(1)意见领袖:具体是指那些活跃在人际关系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意见以影响一般受众的态度或行为的积极分子。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中的中介因素,是大众传播信息流向一般受众的“中转站”。其特点是社交广泛、信息渠道丰富、大众传播接触频率高、接触量大;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地位,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广泛地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中;分为“单一型”意见领袖和“综合型”意见领袖;
(2)两级传播:在迪凯特研究中两级传播的概念被进一步明确下来,因此可以说,伊里调查和迪凯特研究是两级传播理论逐渐完善的过程。
3.押题考法:作为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概念中的研究补充,在答题中,尤其是简单的名词解释、简答题中丰富答题方向、知识点内容和具体思路。
◻️ 重点:创新与扩散研究【具体内容与理论成果】
1.概念:创新的扩散研究最早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的农业社会学中提出的。当时的研究者发现,农业良种的开发收效不大,原因是农民不愿意采用新品种。要使杂交品种得到推广使用,还必须经历一个创新信息的扩散与说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它起到降低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的作用。
1962年,埃弗里特·罗杰斯将信息流研究的成果和若干领域的信息流与个人影响研究相结合,其中包括人类学、社会学和乡村农业推广工作等领域,发展出他所谓的扩散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被视为对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流动观点的延拓,它将两级流动发展为N级传播,并提出了“影响流”的概念。
2.创新与扩散的特质:1相对优势(是否可以取代)、2兼容性(与现存价值观、接受者个人背景、需要的符合程度)、3复杂性(被理解和被使用的难易程度)、4可试验性(被实验的可能)、5可观察性(多大程度上个体可以看到创新的结果);
3.创新扩散的五种人群: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意见领袖)、中期采用者、晚期采用者、滞后者;
4.创新扩散的五个阶段:认知、劝服、决策、实施、确认;
5.两级流动与意见领袖:罗杰斯认为,在创新品为公众所接受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在其中主要是起到信息普及的作用,真正使创新品被使用的是作为意见领袖的人际传播。相较于前者,其说服作用更加明显;
6.同质性网络与异质性网络:同质性网络是指处于相似阶层和群体的交往关系,不利于获得更多的、具有差异性的信息;异质性网络则相反,偏向于陌生人社会,更适合信息的快速流动,但说服性差;
7.“传播流”研究:指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介因素而“流”向受众的传播过程。代表性作品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 押题:创新与扩散研究的应用【以创新扩散理论分XX的走红】
*答题先找关键词和立足点(可以被拆分的对象);用理论分析现象的题目就是要不拆理论,要不拆现象——取决于哪一方有更加清晰完整的思路——创新扩散是里面独特的代表,它就是要求一个创新品能够符合、适应它的要求就可以——创新特质、创新使用者、创新的网络、创新的两级传播。【以直播带货为例】
1.既往的兼容特性和相对优势:是电子商务、直播媒介的相互融合,已有较好的受众接受度;
2.简单易得与可试验可观察性:直播带货的形式简单明了,受众信息消费成本低,且可以通过旁观了解情况;
3.李佳琦等意见领袖率先试水:李佳琦等人成为达人意见领袖,带动更多消费者和主播进入该领域;
4.社交媒体创新网络的异质化:社交媒体的强弱连接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流动和传递。
◻️ 重点:传播流
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是指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介因素而“流”向受众的传播过程。该研究的代表性作品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传播流”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受多重中介制约因素的影响,有力地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传播观。代表研究者有拉扎斯菲尔德、卡茨、罗杰斯等人。
◻️ 重点:效果研究的三个阶段
1.强效果论(20世纪初-30年代末)
2.有限效果论(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
有限效果论又称为“弱效果论”和“最低效果定理”,是20世纪40-60年代大众传播效果的主流观点,否定了早期“子弹论”的强效果观,认为大众传播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受到媒介性质、个人差异、社会类别、群体规范、社会关系等多重中介因素的制约。在该时期占主流地位的效果研究主要有:“传播流”研究;说服性传播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传播学者克拉帕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在总结“传播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故称为“有限效果论”。
3.宏观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
宏观效果论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新的效果研究理论。它认为有限效果论贬低了大众传播效力,只注重短期,直接效果,忽视长期、间接的效果 大众传播可能有相当显著的效力,应该从受众和长期效果考量。该观点主要分为:适度效果,包括使用与满足研究、创新扩散理论、议程设置和涵化理论;强大效果论,包括知沟假说,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等。该理论和假说的共同点:聚焦大众传播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与社会高度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
◻️ 重点: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围绕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形成的。学派理论上,它继承了西美尔的社会学思想,关注象征符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认为自我和社会共识形成于符号互动之中,并从经验的角度对社会具象加以解释。代表人物有杜威、库利、米德、帕克、布鲁默、戈夫曼等,其中的大众传播研究以帕克为中心。
研究方法上,他们将传播的研究建立在社会统计和现象观察上,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将传播视为构建符号象征的过程。学派的贡献主要是为后来形成的传播学“经验-功能学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杜威、库利对媒介技术的乐观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媒介环境学派;库利和米德创立了符号互动论,并由布鲁默进行了正式提出和补充。
但由于排斥定量研究,推崇自由主义的理想观念,研究视野具有局限,逐渐脱离二战后美国主流研究领域,随着哥伦比亚学派的崛起而逐渐衰落。后来,詹姆斯.凯瑞面对被雷尔森提出的“传播学已死”的论断,提出了“重返芝加哥”的观点。
◻️ 重点: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又称管理学派、传统学派,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尤其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该学派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强调定量分析。主要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施拉姆等。经验学派的特点是以实用主义为研究目的以及多元主义的社会观。经验学派认为传播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不是变革现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社会管理,由此决定了其不可能从批判的立场上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播,只能出于维护现存制度的目的,从“管理”的角度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以此受到了批判学派的激烈抨击。
◻️ 重点: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欧洲,至20世纪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流派之一。包括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霸权理论”等。批判学派主要以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化研究等方法,强调定性分析。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认为大众传媒在实质上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并以它们为变革对象。批判学派关注谁在传播、为何传播,着重于宏观的传播制度、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传播的关系。
◻️ 重点:媒介环境学派
媒介环境学派的核心范式内容是探析传播媒介的变化如何促进文化里根本的、大规模的或生态的变化。它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一段媒介史中占主导地位的媒介与文化、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开创了媒介历史研究的新范式。人文主义是媒介环境学派的终极学术关怀。
哈罗德·伊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派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和沃尔特·翁是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和约书亚·梅罗维茨是媒介环境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
媒介环境学派具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理论命题:
1.媒介环境学派假定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主张媒介偏向论;
2.认为每一种媒介独特的物质特征和符号特征都带有一种偏向;
3.媒介环境学进一步假设,传播技术促成的各种心理或感觉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结果,往往和传播技术固有的偏向有关。
◻️重点:法兰克福学派
该学派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研究为重要主题,学术重点从反思法西斯为何能掌权转而批判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甚至启蒙运动,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传统 。他们还认为大众文化实际维护了现有的社会文化权力,人们对于权力阶级的遵循使得“被蒙蔽的大多数”困在循环往复的怪圈。
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一代学者主要有: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文化工业”的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持积极态度但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丧失了“灵韵”的本雅明和洛文塔尔;担心文化工业对人的异化产生“单向度的人”的马尔库塞。
法兰克福一代学者的批判发人深省,但并没有提出有效建构方案,精英主义的批判立场也常被诟病为阿诺德和利维斯主义的传统。二代旗手哈贝马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提出了民主对话基础的“公共领域”以及建立“交往理性”的交往行为,为新媒介赋权下建设 理性空间有很大的启示。
◻️ 重点:帕洛阿尔托学派
帕洛阿尔托学派,又称为交往传播学派。最初由美国帕洛阿尔托地区两个从事交往传播的小组合并发展而来。该学派重视个体与他人的交往,即传播关系,并视之为理解个体行为的手段。他们推动了侧重于个体内在动力研究转向侧重于个体交往与关系模式的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G.贝特森、唐.杰克逊,主要理论有元传播、双重约束理论等。
帕洛阿尔托小组的观点要求人们意识到模棱两可的传播,理解传播反常现象,研究诸如悖论那样的自我指认的矛盾的性质,并提出更多的与更清楚的传播是否经常发挥作用的问题。他们认为,人类传播作为通向两个或以上参与者相互理解的一个步骤,其中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可能是非语言、无意图的,存在产生悖论的可能。
此外,帕洛阿尔托学派反对根据单向模式构造起来的效果研究。认为人类传播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而适用于说服、宣传和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单向模式,并不能很好地用于人类传播的研究中。帕洛阿尔托学派研究广泛,而随着交往的视野不断被更多传播学者所接受和理解,该学派的地位作用也在不断提高。
◻️ 重点: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学派)
研究方法上,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民族志,前者为了揭示大众传媒服务统治阶级和意识形态的倾向,后者为了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在用跨学科的方式研究时,也提倡主观理解;重视经验,反对科学主义、学科体制式。
该学派在研究上也存在三次转向:
1.从文学批评传统到社会学的转向:霍加特、汤普森等人出版著作,塑造了早期文化研究的特色,霍尔称其为“文化主义”范式。特点是强调研究鲜活的文化,联系文化实践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
2.阿尔都赛结构主义转向:70 年代,文化研究受阿尔都赛结构主义影响,走向“结构主义”,开始主张从整体、抽象的角度对不同社会实践展开讨论。文化研究从早期纯粹的对文化经验的研究转向对政治权力的运作和文化再现关系的考察。
3.葛兰西转向:吸收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逐渐从宏大抽象的理论,转向历史和经验层面,开始重视意识形态中个人的能动性。
◻️ 重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
1948 年,加拿大学者斯麦兹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设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标志着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成立。从学派发展历程上看:发源-20c30s;初创期-40—60s;发展期-60—80s;反思和拓展-80s-今。该学派将大众传播视为一种经济活动,从生产,分配,流通,交换以及宏观决策活动来考察媒介传播活动。其主张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此外,该学派注重研究媒介垄断的趋势,认为媒介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权力控制。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斯麦兹,赫伯特.席勒;丹.席勒;文森特.莫斯可;加汉姆;乔姆斯基;阿芒.马特拉等人。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与文化研究学派相比具有积极的实践性,积极寻找社会改革的方法,忠于批判使命。但是这种简单的经济决定论倾向,忽略对传播内容的考察,也忽视了对受众主体行为意义的解读。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
「秃头所全能实务班」
一间属于新闻人自己屋子
消息改写与评论写作/7月至11月
☾˚‧º· ☾˚‧º·
「24届/夏日专题班」
五门新传重点学科
60天/152小时/提升新传知识
Copyright 2015-2022 魔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8928号-48 联系邮箱:315 54 11 85 @ qq.com